脱口秀《第一人称复数》1-2季全集:爆笑视角拆解当代生活

在2023年秋季悄然上线的《第一人称复数》,可能是近年来国内最特别的女性视角脱口秀。这档由纪录片导演任长箴(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第一季执行总导演)与国际记者周轶君(《他乡的童年》主创)联合打造的节目,用8集、每集50分钟的体量,构建了一个既专业又生动的女性议题讨论场。

节目名称第一人称复数(We)就暗藏深意——它既指代女性群体的集体发声,也暗示着每个个体故事的独特性。制作团队特意选择了圆桌对谈+现场观众互动的形式,当周轶君、法学教授陈碧、编剧毛尖等来自不同领域的女性围坐在环形灯光下时,就像展开了一场智识与温度并存的闺蜜夜谈。

第二期关于职场母职惩罚的讨论尤为精彩。陈碧律师分享了一个真实案例:某互联网公司女高管在产后回归时,发现自己的项目被转交给男同事,理由是孩子三岁前需要母亲。现场观众随即补充的数据令人心惊——中国女性生育后薪资平均下降17%,这个数字在高等教育群体中甚至达到23%。节目没有停留在愤怒宣泄,而是由社会学家侯志明拆解了背后的能力预设偏见:人们潜意识认为母亲的精力必然分散,却默认父亲可以专注事业。

制作上处处可见任长箴的纪录片功底。第五期探讨外貌焦虑时,镜头突然切到化妆间监控画面:嘉宾们自然地互相整理发型、分享口红,这个未经设计的场景反而成为最有力的论点——女性对容貌的在意,往往源于同类间的隐性规训。这种真实感的营造,让统计数据有了血肉温度。

值得注意的是节目的破圈效应。原本定位女性向的内容,意外吸引了35%的男性观众。豆瓣上有位男用户留言:终于理解妻子为什么总说’你没发现不等于不存在’,那些我视为玩笑的调侃,原来都是她们日常的暗礁。这种认知差的正视,或许正是节目最大的价值。

目前两季在视频平台保持着8.7分的高口碑,但更可贵的是它催生的线下行动——节目播出后,多个城市自发成立了第一人称书友会,将屏幕上的讨论延伸为现实中的互助网络。正如周轶君在收官集所说:当我们说’我们’的时候,不是在划圈子,而是在拆围墙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3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取消
昵称表情代码图片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