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电影《失陷猩球》(1970)动作 / 科幻 豆瓣6.6

1970年上映的《失陷猩球》作为《人猿星球》系列的第二部作品,延续了前作构建的震撼世界观。这部由泰德·珀斯特执导的科幻片,将观众再次带入那个人猿统治、人类沦为低等生物的荒诞未来。

影片开场就充满戏剧性:宇航员布伦特(詹姆斯·弗朗西斯科斯饰)为寻找失踪的泰勒(查尔顿·赫斯顿特别回归出演)来到这颗陌生星球。当发现纽约自由女神像半埋在沙漠中时,那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真相再次被确认——这里就是未来的地球。这个标志性场景后来被众多科幻作品致敬,包括《十二猴子》等影视剧都曾模仿其震撼的揭露方式。

与首部曲着重人猿社会不同,本片展现了更多末日世界的奇观:

  • 地下存活的人类变异族群,他们崇拜核弹的设定暗讽冷战时期的核恐慌
  • 拥有心灵感应能力的变异人,其夸张造型明显受到60年代迷幻文化影响
  • 人猿军队使用原始冷兵器与现代武器混搭的独特战斗方式
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影片结尾的核爆场景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特效技术。那个慢慢拉远的镜头里,整个星球在蘑菇云中毁灭的画面,成为科幻电影史上最具冲击力的结局之一。这个大胆处理直接影响了后来《终结者》等作品的末日场景设计。

尽管豆瓣6.6的评分显示其艺术性稍逊前作,但影片在科幻类型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它为后续《猩球崛起》等系列作品奠定了关键世界观基础,那些关于文明冲突、权力更迭的深刻命题,至今仍在科幻创作中不断回响。

有趣的是,片中变异人首领使用的阿尔法-欧米茄炸弹,名字取自圣经启示录的始与终概念。这种将宗教元素融入科幻叙事的做法,后来在《星际穿越》等作品中得到了更成熟的展现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6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取消
昵称表情代码图片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