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播出的电视剧《灵与肉》是一部扎根于中国西北土地的年代剧,由楼健执导,改编自张贤亮同名小说。该剧以宁夏镇北堡为背景,通过知识分子许灵均(于谨维饰)的坎坷人生,展现了上世纪50至80年代特殊历史背景下,一群普通人在西北荒原上的生存史诗。
剧中主角许灵均从右派分子到农场教师的人生轨迹,折射出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个角色原型融合了张贤亮本人的部分经历——作家曾在1957年被划为右派,在宁夏农场劳动改造长达22年。这种真实历史背景的注入,让故事更具厚重感。
制作团队为还原历史质感下足功夫。剧组在宁夏实地搭建了完整的镇北堡场景,从夯土墙到地窝子,从农具到服饰都经过严格考证。剧中出现的劳动改造批斗会等场景,既避免了过度渲染苦难,又真实呈现了特定年代的生活细节。美术指导曾透露,仅主角居住的土房就修改了七稿,最终采用宁夏特有的干打垒建筑工艺。
演员阵容方面,于谨维将知识分子骨子里的清高与生存智慧演绎得层次分明。一场在暴风雪中保护羊群的戏,他坚持不用替身,在零下20度的贺兰山麓实景拍摄,冻到面部肌肉失控仍坚持完成表演。孙茜饰演的李秀芝则代表了中国农村妇女的坚韧形象,剧中她徒手挖渠的片段,原型正是宁夏农垦史上的真实女性劳模。
该剧在叙事结构上采用双线并进:一条是许灵均个人的精神成长,另一条是镇北堡从荒原变绿洲的集体奋斗史。第24集描写的引黄灌溉工程,就巧妙对应了宁夏历史上著名的西干渠建设。这种将个人命运融入时代洪流的处理方式,使作品超越了简单的伤痕文学范畴。
值得关注的是,《灵与肉》豆瓣评分从开播时的7.2分稳步上升至7.7分,这种低开高走的现象,反映出观众对优质年代剧的认可。不同于某些年代剧的苦情套路,该剧用大量生活细节冲淡沉重感——比如许灵均用《资本论》垫桌脚、用俄语给牲口起名等黑色幽默,都是原著中的经典桥段。
作为宁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献礼剧,《灵与肉》在宏大叙事与个体关怀间找到了平衡点。它既是一部西北开发史的诗意注脚,也是对中国知识分子穷且益坚精神品质的生动诠释。正如剧中反复出现的骆驼刺意象——在贫瘠中扎根,在风沙中绽放,这或许就是灵与肉最深刻的隐喻。

暂无评论内容